2025 最新 | 十分鐘入門陰陽燭!為何不用學組合形態?

最近修改日期:

文章發佈日期:


◉ TL;DR

陰陽燭 ( K線 ) 是描述市場波動的基本工具。

單支陰陽燭揭示買賣力量,組合形態預測力已失效。

實戰中,陰陽燭需結合趨勢與基本面。

大陰陽燭可作為趨勢延續的入場點。

量化分析能提升陰陽燭的實用性。

◉ 陰陽燭基礎

陰陽燭 ( K線 ) 通過開市價、收市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描述市場波動。

它是入門交易者必學的基礎技能。

不同周期下,陰陽燭的價格和時間長度都不同。

本文以日線陰陽燭為例。

陰陽燭分為陽燭和陰燭,通常以紅綠色區分 ( 部分軟件顏色相反 )。

收市價高於開市價為陽燭,顯示買方占優。

收市價低於開市價為陰燭,顯示賣方占優。

陰陽燭由燭身和燭影組成。

燭身是開市價與收市價間的實體部分。

陽燭中,開市價在底部,收市價在頂部。

陰燭中,開市價在頂部,收市價在底部。

燭影表示最高價 ( 上影線 ) 和最低價 ( 下影線 )。

理解這些結構是進階分析的基礎。

◉ 單支陰陽燭的解讀

單支陰陽燭反映買賣力量的對比。以下是三種重要形態:

大陰陽燭:幾乎無影線的長燭身。

大陽燭 ( 開市價 ≈ 最低價,收市價 ≈ 最高價 ) 顯示強勁買盤。

大陰燭 ( 開市價 ≈ 最高價,收市價 ≈ 最低價 ) 顯示強勁賣盤。

長影線:影線遠長於燭身。

長下影線表示價格觸及低點後反彈,買方後期占優。

長上影線表示價格觸及高點後回落,賣方後期占優。

十字型態:燭身和影線極短。

價格波動極小,買賣力量均衡。

這些形態分別代表:

1. 強勢單邊資金流

2. 資金爭奪後一方勝出

3. 資金無明顯勝負

對於要理解接下來的進階內容,只需要知道以上概念便可。

在此必須提醒,解讀需考慮價格位置。

例如,頂部的十字型態可能暗示反轉,底部則可能暗示盤整。

◉ 組合形態的局限

過去投資者常組合陰陽燭,創造形態如三白兵、黃昏之星、烏雲蓋頂。

這些形態曾用於預測趨勢。

然而,現代市場效率提高,組合形態的預測力大幅下降。

原因有二。

首先,數支陰陽燭判斷長期走勢很難。

這是拿個別數日的交易明細,去判斷未來一年的走勢。

它頂多只能是一個提醒,呼喚著我們去研究背後的事件。

其次,形態的有效性依賴市場環境,而非形態本身。

例如,三白兵在高位突破時成功,源於多頭資金壓倒空頭。

這不是形態的功勞,而是市場動能的結果。

因此,組合形態在量化交易中已不實用。

分析需納入更多數據,聚焦趨勢而非單一形態。

◉ 陰陽燭與趨勢、基本面的關係

陰陽燭的有效性依賴趨勢。

趨勢 ( 學術上稱動能 ) 由基本面驅動。

基本面包括估值、宏觀經濟、政策、投資者心理等。

市場由無數投資者組成,難以盡知其想法。

但是,大資金通常主導長期走勢。

原因如下:

1. 大資金青睞高資金容量題材,如長期基本面預測。

2. 大資金受監管約束,決策更理性。

3. 大資金信息優勢明顯,預測更準確。

因此,大資金推動的走勢反映基本面。

散戶則構成短期波動的「噪音」。

陰陽燭需結合趨勢和基本面分析,方能發揮作用。

◉ 陰陽燭的實戰作用:尋找資金表態的價位

陰陽燭在大方向預測上作用有限。

但在特定場景下仍有價值:

大陰陽燭明確顯示多頭或空頭在單日急劇買入大量資產。

它們反映資金對價格區間的信心。

事出必有因,看到大陽燭出現後,就值得去觀察。

◉ 實戰與細節

實戰中,可用大陰陽燭判斷趨勢延續或入場點。

具體方法如下:

在上升趨勢中,大陽燭底部未跌破,視為買入點。

資金可能在此防守,風險低。

在下跌趨勢中,大陰燭頂部未突破,視為賣出點。

空頭力量可能在此壓制。

但是,需注意細節。

上升趨勢中,支撐強於阻力,陰燭頂部不宜做空。

下跌趨勢中,阻力強於支撐,陽燭底部不宜做多。

此外,「大」陰陽燭的定義需量化。

例如,燭身是否需超過日均波幅的 1.5 倍。

這些細節需後續探討。

◉ 總結

陰陽燭是分析市場波動的基礎工具,適合所有投資者。

單支陰陽燭揭示買賣力量,大陰陽燭尤為重要。

組合形態預測力下降,需聚焦趨勢而非單一形態。

趨勢由基本面驅動,大資金主導長期走勢。

實戰中,大陰陽燭可作為趨勢延續的入場點。

量化分析能將陰陽燭從主觀判斷升級為客觀決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