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易路上賺錢就等於正確嗎?

最近修改日期:

文章發佈日期:


交易市場像個放大鏡。一個小錯誤,可能讓你血本無歸。

前陣子,台灣一位投資顧問公司老闆跳樓自殺,傳聞與美國關稅政策導致投資失利有關。

這不是單一事件,而是交易世界殘酷的縮影。

曾經,有人在社群留言批評我:「為什麼要討論別人的交易方式?賺到錢就是正確!」

錯。在交易裡,短期賺錢不代表你做對了

如果無法在正確的路上行走,那就有太多讓你一次清空的危機。

◉ 交易路上小錯釀大禍

交易和創業一樣,隨著本錢愈大,每個決定的重量也愈大。

一個微小錯誤,放大後就是災難。

過度槓桿?小小回調帳戶清零。

頻繁交易?證券商感謝你。

不認輸死扛?市場會教你甚麼叫大趨勢。

這不是案例,也不是能力值的問題,資深的玩家如果從未認識自己的錯誤,下場只會更慘。

以下這兩個做到上億資產的中國交易員,多年來順風順水,結局卻類似,在遇上一次危機,犯了一個思維錯誤,全盤皆輸。

付曉軍,資深期貨投資人,從 5 萬做到 1.3 億的「橡膠大王」。

2017 年 9 月,期貨市場暴跌,短短 10 天內虧損 1.1 億,帳戶僅剩 3200 萬。

精神壓力下,他選擇了放棄生命。

比付曉軍再早兩年,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劉強,也因為在 2015 年股災投資失利及抑鬱症,於當年 7 月 22 日在北京華貿酒店跳樓。

最後時光裡,他在博客反思自己的三大過失:

1. 過於執著基本面忽略技術面風控,錯過止損時機

2. 高位重倉做多期指與配資買股,導致爆倉破產

3. 過度相信政府能力

他最後的遺言是:「活着就好」道盡了交易真理。

「市場上有勇敢的交易員,也有老的交易員,但很少有又勇敢又老的交易員。」

◉ 新手怎麼活下去?

新手夢想每年翻倍,幾年後退休。

老手只求不被黑天鵝吞噬。

這輪股災,看了看起碼有數年經驗的交易者,無一爆倉。

再看看各種論壇,股海畢業文隨處可見。

為什麼新手總翻車?

因為兩個思路決定了兩者做法大不同:

新手找到一個方法就會急著梭哈,尤其是加密貨幣圈。

新行業 + 新韭菜,各種「交易方法」看得人直搖頭。

老手會怎麼做?

學到一個策略後,先驗證、跑各種測試、用最小本金去試水溫,確定之後再慢慢放大注碼。

聰明的你,知道該選哪個方法吧?